top of page

[金融科技101] 甚麼是監管科技3.0?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強監管過程?


what-is-regtech-on-regulatory-technology-for-financial-industry


在今時今日這個不斷發展的監管領域,對於企業和金融機構來說,合規性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監管科技讓企業簡化他們的合規過程、減少風險和提高整體監管效率。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深入探討行業內的最新趨勢,以及企業如何實踐用人工智能提升監管效率。


内容提要:


  1. 甚麼是監管科技?甚麼是監管科技3.0?


監管科技是金融科技的其中一個範疇,是指利用科技去提升風險管理和合規過程的效率和效用。有些學者支持監管科技可以被了解為合規技術和監管技術的融合,前者是銀行和其他服務供應商的責任,後者則是監管者的工作。


也許你會覺得監管科技已是過時之談,事實上您的想法是正確的。根據研究監管科技 的採用可以追溯到 1967 年,也就是 監管科技1.0。全球金融法規歷來都是被動式的,主要是因應危機而演變。例如,第一份《巴塞爾協定》就是 20 世紀 70 年代放寬金融管製以及隨後發生的 1982 年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結果。您也可以將其理解為認識您的客戶 (KYC) 的開始。 [1]


移至 監管科技2.0,它的出現是為了因應全球金融危機後日益嚴苛的全球金融法規。危機後的法規改革,包括反洗錢 (AML) 和認識您的客戶要求,改變了金融機構的營運方式 - 降低了他們的風險承擔、獲利能力和營運範圍。在這個階段,我們做 認識您的客戶的方式變得更科學化、更科技化,有些從業人員認為這是認識你的數據 (Know Your Data) [2]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信用評分上的廣泛應用,一些學者也將其視為 監管科技3.0,其中涉及一種監管方法,該方法以數據為中心,就像其監控的市場一樣。

 

regtech-adaptation-in-finance


2. 為甚麼要採用監管科技?


自 2008 年以來,監管科技一直是法規科技領域內廣泛討論的話題。2008 年之後,複雜、規範性和冗長的法規浪潮大幅增加了法規遵循的成本,同時法規懲罰也急劇增加。監管科技有可能為市場上的所有主要參與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1)  對銀行和合規相關產業的好處:


監管科技可節省成本。監管科技若能正確執行,可協助企業以更一致的方式來處理資料品質,從加入階段到持續的客戶監控,都能讓銀行達到更高品質的風險管理與合規成果。它有助於將員工從重複性的手動工作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具附加價值的工作。例如,使用以雲端為基礎的監管科技技術,可讓銀行靈活適應法規和風險管理的變化,同時維持風險管理和合規活動的超高品質。 [3]

 

2) 對客戶的好處:


監管科技有助於改善客戶體驗。在尊重客戶需求、消除重複、提供最適合產品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讓客戶受到保護。在這些會議中討論的使用案例顯示,監管科技提供了令人振奮的機會,超越了合規性的勾選工作,大大改善了客戶體驗和滿意度。

 

3) 對監管機構的好處:

在認同監管科技重要性的同時,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 也一直在管理與數位經濟相關的風險。監管科技可在協助銀行維持營運復原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進而讓監管機構更容易更好地管理金融體系的整體風險。




3.  香港監管科技如何適應趨勢?


監管科技行業正迅速成熟,並在不斷發展中見證了重大進步。


為了進一步推動監管科技的廣泛應用,金管局制定了一個為期兩年的路線圖,以推動監管科技在香港銀行業的應用,即 「風險管理與合規轉型: 利用監管科技的力量」。此外,金管局亦推出首個反洗錢監管科技實驗室 (AMLab),在「金融科技 2025」策略下進一步鼓勵監管科技的應用[4],旨在加強銀行保護客戶免受詐騙及金融犯罪損失的能力、減少銀行業的風險轉移,以及提升反洗錢生態系統的整體效能。

 

感謝金管局的支持,連融控股旗下的「銳智金融」獲選為首家被金管局介紹為 監管科技使用案例的公司,並在其網頁和社交媒體上播放。請按這裡進一步了解我們的解決方案: HKMA - Regtech Use Case Video - Citibank and iFinHealth Corporate loan risk management solution (只供中文版本)

 


regtech-in-compliance-process

4.  如何在合規過程中利用監管科技?

在這個領域中,由於需要評估的資料數量龐大,而且這些資料並形態不一,因此 AI 和機器學習開始扮演重要角色。雖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監管科技中的角色大多數與之前討論的主題有關,但從純監管科技的角度來看,機器學習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持續監控公司活動。


市場上有不同的監管科技方法和解決方案,已被提出來支援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從詐騙偵測領域來說,不少研究都針對銀行詐騙、保險詐騙和其他相關金融詐騙的偵測。例如,分析財務報表、保險賠償和信用卡交易資料以識別詐騙事件。事實上,也有一些研究針對金融市場中可疑情況的識別,同時亦有人提出了自動化的方法來總結法律文件,可見不同產業也可態用合規科技以提升工作準確度。


例如,在連融控股,我們提供從欺詐偵測到合規性篩選的人工智能自動化服務。我們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之一 - 銳機金融,已經獲得超過三億個檔案,以及超過五萬個資料來源的支援,我們的系統透過機器學習協助篩選資料,提供幾乎即時的更新和持續監控進度。


  1. 在採用人工智能監管科技時,有哪些潛在問題?


儘管監管科技的發展迅速,但這個產業也不是沒有挑戰。


1) 法規不一致:

由於國內和國際層級的法規不一致,要在複雜且不斷演進的法規環境中遊刃有餘是一項挑戰。監管科技提供了克服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但關鍵是要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可靠的資料來源,並涵蓋合規的定量和定性方面。


2) 對網路安全的疑慮::

隨著對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的依賴日益增加,網路安全已成為重大的隱憂。不適當的安全措施會讓公司容易受到資料外洩和網路犯罪的威脅,並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為了降低這些風險,公司必須優先採取強大的網路安全措施,並選擇安全可靠的監管科技解決方案。


3) 傳統系統的限制::

對於變革的抗拒,以及對於投資報酬率和技術壽命的顧慮,都可能妨礙監管科技的採用。堅持使用舊系統的公司可能會面臨與新技術整合的困難,或需要進行大量修改。此外,將歷史資料遷移至新平台,以及為員工提供足夠的訓練,都是成功過渡至監管科技的必要步驟。 [5]

 


compliance-in-regtech-in-a-hand

 

6. 2023年,應如何應對因監管科技帶來的挑戰??


儘管監管科技可帶來顯著的好處,但目前採用監管科技仍會為組織帶來必須克服的挑戰。儘管我們知道科技能提供幫助,但仍需要一些關鍵因素才能達到成功。以下是一些讓您贏得監管科技適應遊戲的秘訣:


1. 獲得金融機構內各利益相關者的支持至關重要

這不僅包括領導層,還包括中層管理人員和營運人員。要成功實現以監管科技為主導的轉型,必須在整個組織內建立支持性的文化與合作。

 

2. 資料在監管科技中扮演核心角色

有系統的資料對於建立有效的模型和產生寶貴的洞察力至關重要。與客戶建立信任對於獲取高品質的資料至關重要,而這些資料必須依照健全的資料治理規則來儲存和轉換。識別相關資料並有效地、負責任地使用這些資料,對於有效運用監管科技至關重要。


3. 適當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銀行的傳統基礎架構可能會對監管科技的採用造成挑戰。從小規模開始,例如進行概念驗證 (PoC) 或在雲端環境中實施監管科技,可能是一種實用的方法。然而,銀行必須擁有健全的風險評估架構,以評估並管理相關風險。資料安全和第三方營運風險應仔細考慮,沙箱可為新的監管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寶貴的測試場地。

 

4. 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合作尤其重要

監管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技術公司和諮詢公司在支援監管科技實作方面擁有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這些外部合作夥伴可協助彌補任何技術差距並提供專業知識,讓銀行能專注於其核心價值主張和競爭優勢。

 


我們可能會發現,擁抱監管科技就像組裝拼圖一樣,需要獲得認同、利用優質資料、實施適當的風險管理以及促進合作。有了所有這些必要的部分,一旦連接起來,您就可以解開採用人工智能自動化監管合規的全貌。除此之外,它還能提高營運效率,並讓組織在日漸數位化、規範化的環境中取得未來的成功。

總括而言,監管科技無疑正在徹底地改變企業應對複雜監管環境的方式。透過利用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監管科技提供了一種變革性的解決方案,可提高合規流程的準確性和效率,從而應對監管複雜性、降低風險並獲得競爭優勢。若要詳細了解如何獲得適合您業務模式的最佳解決方案,在合規流程中應用監管科技與人工智慧,請立即聯絡我們以獲得免費演示



資料來源 :

[1] Arner, D. W., Barberis, J. N., & Buckley, R. P. (2017). Fintech and Regtech in a nutshell, and the future in a Sandbox.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https://doi.org/10.2139/ssrn.3088303

[2] Ghosh, A. (2022, December 5). Regtech: From KYC to Kyd to ... Kydl. Medium. https://medium.com/@avi900in/regtech-from-kyc-to-kyd-to-kydl-47e219e4a424 

[3]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2021a, June 29). Closing remarks at the HKMA’s.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speeches/2021/06/20210630-2/

[4]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2021, November 4). HKMA launches AML Regtech Lab.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1/11/20211105-6/

[5] Teichmann, F., Boticiu, S., & Sergi, B. S. (2023). Regtech –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for businesses. Technology in Society, 72, 102150. https://doi.org/10.1016/j.techsoc.2022.102150

bottom of page